一天2000元銷售額,小龍蝦小推車模式有前景嗎?(下)
蔣毅 · 2017-05-04 10:43:02 來源:紅餐網
昨晚的日志:一天2000元銷售額,小龍蝦小推車模式有前景嗎?(上),說了我們今年打算在重慶試點嘗試小推車模式,引得很多朋友詢問要如何才能參與?這也就是今晚日志的主題,就這個問題,二哥已經有意無意的提醒我很多次,讓我一定要想好再說,為什么不管我做任何事情都支持的二哥,這次要這么提醒我呢?
原因在于我們去年的“失敗經歷”,昨晚的日志里我已經說過,去年我們在全國合作的28個城市,到今年失敗了25個,只有3個城市現在還在繼續賣蝦,存活比例剛好10%,內心來說,我們其實很郁悶,這與我們當初的預想肯定是有比較大的差距,當然,這也給了我們冷靜反思的機會。
我們在四川的所有分店都是品牌合作,但是去年與省外的合作,全都是技術合作,也就是只給對方提供烹飪技術和我們的調料,不提供品牌,由對方回到自身所在地去創建屬于他們自己的品牌,我們的出發點除了對豪蝦傳這個品牌的自我保護之外,更主要的,是想激發別人的潛力和動力。
我堅持認為,越是優秀的人,越不甘心為別人做嫁衣,這是中國所有加盟連鎖模式的深層次弊病,也就是說,那些不懂行的人開始做餐飲可能會加盟別人,但是一旦他們積累到足夠的經驗,就會想自立門戶,去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,這意味著不管一個品牌多么牛,他的加盟商越能干,流失掉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既然優秀的人才遲早會創建他們自己的品牌,我想的就是索性從最開始就支持他們這樣去做,我們在成都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即可,讓他們能全身心的為自己的品牌去努力,這樣的結合,成功的可能性可能更高,這是我們認為的理論可行性,然后也進行了實踐。
為了降低別人創業的難度,去年我們所有的鹵煮龍蝦技術都是免費傳授的,外地的潛在合作對象,來到成都,我們不僅沒有收取一分錢的學費,還在店里請他們吃蝦,甚至在他們愿意情況下,讓他們隨我們的員工一起就餐,就當成店內的員工對待,以盡可能的為他們節約開支。
但一年過去后,結果卻非常尷尬,我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的這種模式,卻反而失敗率最高,就這個問題我在裝修期間反復做過分析,二哥也好幾次問我這個問題,前幾天和張哥再次就這個問題做交流,張哥說,問題很可能就出在我們的“免費”上:那些收加盟費很貴的品牌,成功率就很高。
比如成都這兩年非常火的火鍋品牌,他們在省外的加盟商成功的比例非常高,有些加盟商一個店賺錢以后,馬上又在同一個城市開好幾家分店,雖然也有不少失敗案例,但開店成功率幾乎在80%以上,我們鹵煮龍蝦走出去為什么就高達90%的失敗率呢?
張哥的意思是就怪我自己引以為自豪的“免費”,不用付出代價就可以學到的東西,別人也都不會珍惜,既然你這里是免費的,那不管他們自身是否具備開店的條件和資格,都會想來學習,并且,在成都學習時看到我們生意好,作為新手就容易盲目自信,認為自己也可以一樣做到這樣的好生意。
因此,我們沒有任何門檻的免費,實際上讓很多根本不具備開店資格的人,參與了餐飲創業,其失敗的結果幾乎是從最開始就注定了的,因此,我通過不收費的方式,以為替別人節約了開店成本,實際上卻是害了別人,讓他們以為餐飲就是這么簡單,不用什么付出就可以做起來。
事實也是如此,很多朋友拿著我們的調料回去開餐廳,結果剛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不自信,甚至打退堂鼓,在失敗的那25個案例里,甚至有的朋友連三個月都沒堅持到就放棄了,之所以選擇放棄,除了困難比較大之外,還有一個原因,也就是代價比較小,退了也就退了。
張哥的這個說法讓我有點意外,因為在這以前,我還沉浸在扶持別人創業的自以為傲這個心態上,難道自己做的做錯了?結果前幾天店里發生的一件事,再次讓我深度反思自己去年的這個行為:這段時間我們店里一直有鹵煮龍蝦學徒,結果前幾天二哥突然對我發脾氣了。
我有點摸不著頭腦,問二哥怎么了?二哥說陳師傅到二哥面前去抱怨,說有外地過來的學員,在廚房里什么都不干,讓他們親自動手煮一下龍蝦,結果居然不愿意,說沒下過廚,那怎么學呢?他說拍個視頻回去就可以了,陳師傅非常冒火,如果拍個視頻你就學會了,那跑來成都干嘛?
二哥之所以冒火,除了陳師傅說的這個情況,還有另外一個情況,就是我們某個分店今年沒有使用我們總店的師傅,給二哥說他們店內的二灶已經會做蝦,但二哥還是不放心,讓這個分店的師傅來成都學些鞏固一下,結果呢?這個分店的師傅到了成都,在廚房里看了一下就跑得人都不見了,還要三番五次的打電話才回來,口氣還很大,說這個簡單,沒什么學的。
結果呢?客人反應味道做得非常糟糕,銷量也幾乎成為所有分店里面排名最后的,這個事情二哥發生在郁金香店開業之前,二哥看我在操心裝修的事情,一直沒有給我說,借著陳師傅這次的抱怨,二哥的不爽一起爆發出來,問我過來學習的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人?我審過沒有?
老實說,二哥讓我我無言以對,捫心自問我對合作商有過審核,但是我的“審核”很感性化,而且很多時候帶有嚴重的個人情感因素,比如一直關注我創業的,很可能我就忽略其他條件,直接讓對方來學;或者別人說的如何困難的,我心一軟,也就讓別人來學……
二哥最后和顏悅色的給我說:我們當年創建豪蝦傳走過了三年的艱難期,餐飲不是這么輕松就可以成功的事情,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餐飲,我們想要推廣鹵煮龍蝦,就必須找到真正有志于這件事的合作伙伴,而不能是因為我們沒有門檻,不收學費而覺得是可以撿這個便宜的人,他們沒有付出,不會在惜得到的技術。
張哥的說法,加上二哥給我的說辭,讓我反思好幾天,把去年的合作伙伴一個一個的去反思,發現確實如他們所說:很多朋友壓根從最開始就不應該同意他們過來學習,最終一些朋友失敗后,他們不僅不感謝我們當初免費教他技術,甚至內心可能還在怪我當初為什么不攔著他們。
前面說了這么多,其實是為了最后這三分之一的內容,也就是我們即將推出的小推車合作模式,考慮到曾經犯過的這些錯誤,我們不愿意重蹈覆轍,將不再是沒有任何門檻的免費模式,而是設定了一個門檻,這個門檻分為兩個方式:
其一是代理模式:想在某個城市代理我們的鹵煮龍蝦調料,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,這個能力不是口頭承諾,而是銷量承諾,我們要求是第一年至少完成11萬的調料銷售業績,完成這個銷量以后,我們將給予利潤的共享,拿出調料利潤的一半給代理商,以表示對他推廣我們味道的感謝,然后簽訂以后的合作協議。
其二是終端模式,也就是不做代理,只是想在自己的城市弄一個小推車賣蝦,賺點小錢而已,我們同樣要求對方認真對待,做出銷量承諾,我們的要求是第一年至少完成2.2萬元的調料用量,如果認為自己完不成,或者無法做到的,那就從最開始就放棄最好。
為了便于大家理解這兩個數字的意思,我們將調料用量折算到實際的經營中來,看看它們是個什么數據,先看終端模式,2.2萬元的調料,可以烹煮出2500~3000斤龍蝦,龍蝦季節算五個月的話,相當于每天只需要賣20斤龍蝦即可完成目標:也就是說,只要你每天能賣出20斤龍蝦,五個月下來就能賣出3000斤龍蝦。
這里就需要想做這個生意的朋友自己去評估:你做這個小推車的話,能做到每天賣出20斤么?不管你有任何顧慮,也不管你有任何理由認為這很困難,那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,道理很簡單:如果一天連20斤龍蝦都賣不掉,這個生意就賺不到錢,后續絕對不可持續,那何必要開始呢?建議直接放棄。
再看代理模式,既然是想成為我們鹵煮龍蝦的代理商,我理所當然的認為他應該是比普通消費者,對我們豪蝦傳和鹵煮龍蝦更了解,對它未來的市場空間有更大的信心和決心,因此,他首先要站在終端模式去思考,一個小推車一天是否可以賣出20斤?如果連他也認為很困難,那同樣的也應該選擇立即放棄代理。
如果他認為終端每天賣20斤是沒問題的,那他這一年的任務,就意味著只需要在所在城市,去做5個這樣的終端銷售即可,每個終端2.2萬的銷售,5個終端恰好是11萬,因此,變相的是由終端銷售來替代理商完成我們給予銷售任務,當然,如果他認為要找到五個這樣的終端很困難,同樣應該選擇放棄。
與去年相比,不管是推車模式還是餐廳合作的模式,我們今年開始不再“純免費”,而是帶有銷量承諾的門檻合作模式,也算是經過去年一年的經驗教訓后,在今年做出的一個新的變化,我們不愿意再浪費精力和時間在一些無效的溝通和評估上面,而希望找到對做這件事態度更堅決,更有信心的人去合作。
這也算是給所有關心今年如何與我們合作的朋友們的一個回答,涉及到具體的合作條款和協議內容,我將在隨后幾天時間完成書面文件,利用這段時間,希望與我們合作的朋友,正好去冷靜而仔細的評估一下,拿到鹵煮龍蝦的烹飪技術后,你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每天賣出20斤(我們的餐廳每天在600~800斤)。
這里需要提前給朋友們說一聲的是:我們自己對于如何推廣鹵煮龍蝦其實并沒有完成成熟的方案,前面也沒可供我們參考和借鑒的案例,去年也好,今年也罷,都是我們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,就是想探索出一條鹵煮龍蝦走向全國的發展之路,很有可能今晚這個方案也像去年的方案一樣存在缺陷,請朋友們體諒。
豪蝦傳在餐飲上的發展,以后基本上是二哥,陳師傅和肖春來負責管理和運營,鹵煮龍蝦走向全國的發展,則是由我來負責推進,我從創建豪蝦傳到現在,已經走過八年的時間,后面的時間,就全部拿來推廣我們這個鹵煮龍蝦的味道,這件事情沒有時間節點,我還能活多少年,就堅持多少年:
直到它真正在全國各地普及,達到我想要的效果為止!
本文作者蔣毅(微信:cdzh56),紅餐網專欄作者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“來源:紅餐網”;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。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:cjm1900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