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奈!火鍋老板集體“降價”,主流客單回歸60~80元
大龍 · 2024-04-26 09:05:27 來源:火鍋餐見
1、火鍋主動調低價格,應對傳統淡季?
2、質價比時代,降低價格敏感成主流
“從110元降至90元” 火鍋品牌紛紛暗降客單價
不久前,在火鍋餐見品牌游學(武漢站)過程中,有連鎖品牌創始人稱,他打算4月份將客單價從110元降至90元,甚至更低,他已經準備好幾個動作。
首先在產品份量著手,把每份牛肉從100克降至80-90克,產品單價可降低10多元;其次是優化菜單,增加牛肉、蔬菜拼盤的種類,一些野菜可以無限暢吃;另外在新店選址上盡量選擇300平以內的門店,并優化人效。
另有火鍋餐見餐創聯會員也表示,根據當前消費形勢,最近他也有意將客單價調低至80元左右,進一步突顯性價比。
其實,火鍋價格“暗降”早有先例,去年海底撈推出的打工人套餐,以及當前的168元歡聚雙人餐,比人均過百的客單價確實略有性價比。目前,海底撈還在點評推出了19.9元3張50元代金券、88代100代金券,以及170代200代金券,也就是階段性地用好性價比,讓顧客感到實惠。
再如,巴奴毛肚火鍋此前也推出了221元的2人工作日嘗鮮套餐,硬是把客單價從150元緩降至110多元,該套餐的銷量也相對較高。
而一些新品牌也開始用價格機制來打性價比,比如成都的名四娘鮮辣啫啫煲就推出69元的雙人餐,2個主菜+2份湯+主食,相當于用快餐的價格吃正餐。
2023年上半年,海底撈人均消費從去年同期的105元下降至102.9元,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點;九毛九集團旗下多品牌客單均下調,太二酸菜魚從78元調到75元,慫重慶火鍋廠從130元調至121元,賴美麗藤椒烤魚(已更名賴美麗酸湯烤魚)從84元調到68元。
從某種程度上來講,餐飲全面低價時代來臨。
與此同時,部分品牌紛紛以各種方式“暗降”客單價,又透露出哪些行業信號?
質價比時代來臨 60-80元成主流客單價
最近,多個連鎖火鍋品牌創始人告訴火鍋餐見,今年火鍋消費將比2023年還要艱難,甚至難捱的日子可能要持續到2024年的第三季度。
也有餐飲人稱,他在3月份就曾目睹華東一家餐飲品牌,幾百家門店估值卻不到2千萬。
在行業陰霾、消費下行的籠罩下,主動降客單成為不少火鍋店動態選擇,2024中國火鍋經營發展報告顯示,2023年火鍋消費主流客單價主要集中在60-80元之間。火鍋主流客單向下遷移,是大眾追求“質價比”的體現;在消費下行,大眾普遍對價格、份量更為敏感的當下,幾乎家家都想透過產品品質與價格爭奪流量。
多個信源表明,無論在餐飲端還是消費端,高流量、高客單在短期內將難以實現。
一眾品牌“暗降”客單也正是迎合當下的趨勢,同時,也透出3個行業信號:
1、年輕人消費觀更保守,袋子捂得更緊了
從2023年開始,反向消費、平價、二手、共享等關鍵詞頻出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過度追求品牌與浮華,朝著平價消費、注重實用性為主。
在火鍋餐飲端表現的也十分明顯,當大眾嘗試過好的產品、好的服務后,即便消費降級,依舊需要質價比的產品即體驗,特別是大家線上比價格、比品質、比效率之后才會進店。“塊塊錢”“葷菜19.9”成很多門店招徠顧客的法寶。這也是為什么2023年火鍋新產品、新品類頻出,但價格依舊不高的原因。
再從2023年火鍋的客單價來說,主流客單價主要集中在60-80元之間,整體來看,火鍋主流客單價帶往下遷移。
2、拓寬消費群體,用最大公約數增加進店概率
當價格敏感成為主流消費客群較為在意的部分時,在敏感點上做減法或增加價值感都是消除價格敏感的方式。
也就是,當火鍋客單價與大眾錨定心理價位基本持平,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店消費。進店本是概率事件,一眾“暗降”客單價的門店本質上也是想通過回歸理性客單價,擴大消費人群基數,進而增加消費、復購概率。
3、用規模效應,協同供應鏈降本
不久前,某東北火鍋品牌在年會上就曾提出,2024年要用門店的規模化效應,與供應商一同降低采購價格,目的是讓加盟商獲得更多收益。
在“現金牛”、“買方市場”、“集采優勢”為主導的市場環境下,火鍋品牌對于供應鏈整合上游食材、提升效率,產品創新,以及降本等層面都提出了高要求。
從側面來講,火鍋品牌與各食材供應鏈的共生關系更緊密了,從買賣關系,過渡到休戚與共。
壓力給到供應鏈 產品本質、商業本質正在被喚醒
此前,有供應商告訴火鍋餐見,在整個產品品類中,經典款、大眾化的產品每年都占據銷售榜的前列。
但只賣經典款只能顧及眼前,從長遠角度、市場新需求來看,開發新產品依舊是主旋律。
當品牌一邊要求供應商提供創新產品,一邊又精細化采購時,對供應商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。
拿異業來說,眾所周知蜜雪冰城的客單價在6元左右,在此價格帶上,既要原材料好,口感佳,成本又低,就十分考驗供應研發的水準。
火鍋亦是如此,當各家都在講降本、利潤最大化的時候,供應鏈唯有找準真實的市場需求,回歸產品本質做研發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像禾盟食品率先推出了魚籽蛋黃雞滑、馬蹄枸杞雞滑、什錦雞滑三款創新單品,營養價值極高,應用場景廣泛,受到眾多餐飲客戶和消費者的追捧。
也就是說,它將具有性價比的產品賦予了價值屬性延伸,小到產品,大到當下的消費需求,含蓋了降本又有價值感并存的產品才有更強的生命力。
◎魚籽蛋黃雞滑
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,火鍋餐見接觸了國內眾多火鍋餐飲供應鏈,發現做到行業頭部的都有一個共性——領先行業、領先火鍋品牌多步看市場,領先半步做產品。
就是先于品牌發現消費端的變化,再從生產端做生產的優化與創新,進而用效率覆蓋品牌低價采購帶來的低毛利。
所以,供應鏈要從產品本身提煉更多維度的賦能、服務,才能與品牌一同共建餐飲體系良性生態鏈。
總結
能保證利潤的同時還能讓消費者吃得開心,并持續復購,是接下來老板們都要去思考的事。
降客單只是當下的一種戰略選擇,大家都在熬過至暗時刻,期待市場的下一次欣欣向榮。
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;作者:大龍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