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年增長15倍!大牌卷價格,這些小眾火鍋卻逆勢狂飆
大龍 · 2023-11-14 08:44:16 來源:火鍋餐見
2023年無疑是火鍋新品類的爆發年。
當重慶火鍋、牛肉火鍋等大品類勢能不斷擴大之時,冒烤鴨、油鹵串串、下飯小火鍋、酸湯火鍋等小眾品類也逐步擺脫受眾面、區域的束縛,并開始拓圈攻占新的市場版圖。
其中一些小眾新品類增速較快,有望跑出千店規模。
為何是這些細分品類破土而出?熱度能否持續?
油鹵串串!千店規模潛力股
介于火鍋與麻辣燙之間的油鹵串串成為今年的一匹黑馬。這種把串串進行涮煮再調味的做法被市場挖掘,并進行了創新,跑出了諸如串大嘴、李試試、匡大姐等一眾新品牌。
◎油鹵串串
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油鹵串串”相關餐飲企業共250余家。133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52.6%。也就是說,一半以上的門店都是在今年開出,分布也從成都逐漸向全國擴散。
該品類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19家、2022年49家、2023年1-11月133家。
從品牌來看,多個新品牌領跑細分品類。
品類之所以迅速升溫,其實油鹵串串背后有跑出規模化的基因。
首先是品類有根,從選菜方式上,油鹵串串的吃法與麻辣燙、串串極為相似,當這款產品被推出后,大家并不陌生。
另外,油鹵串串與圓蔥、香菜等配料堆疊式的上新方式帶有“暴力美學”,炸裂的產品加上份量,讓顧客的獲得感滿滿。
從味型上看,這種咸鮮帶辣的味型,十分符合入口沖擊力大這個特點,再加上各類小碗菜、鹵肉、豆花等,味覺體驗可以更加豐富。
最后是,這類小店模型容易復制,以社區、寫字樓選址為主,投入在30萬元左右。以50元的客單價來算,毛利率也達到60%。
當前,上述多個品牌都在跑馬圈地階段,預計在2024年,油鹵串串品類將迎來頭部品牌之爭,產品的迭代、品牌的賦能、盈利模式的探索等都將是品類向上走的必經之路。
酸湯火鍋!地域品類躍遷大眾化的“課代表”
今年酸湯火鍋肉眼可見的火了,在許多新一線城市酸湯火鍋店還占據了top榜。此外,很多火鍋店都增加了酸湯鍋底。比如最近,朱光玉火鍋館上新了日光金番茄鍋底;豆撈坊8月份推出了凱里酸湯等。
還是先來看數據表現。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酸湯火鍋”相關餐飲企業共2975家。231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7.8%。
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219家、2022年160家、2023年1-11月231家。
原本在云貴川流行的酸湯火鍋,酸味開胃解膩,底料少油,符合當前大眾追求健康的觀念。而酸湯的標準化程度很高,加上很多帶有貴州特色小吃,適合門店復制以及差異化表達。
此外,酸湯火鍋專門店一般以小型門店居多,對當前的投資、開店形勢也極為有利。
◎酸湯火鍋
預計在2024年,酸湯火鍋仍會繼續上行。在火鍋餐見看來,雖然酸湯品類、味型由來已久,幫顧客解鎖更多酸湯吃法,開發出更加適配的菜品,需要火鍋品牌與供應廠家共同發力。
糟粕醋火鍋!讓人一口就能記住的地域新風味
從今年年初,糟粕醋火鍋在社交媒體上就勢頭漸起,上海多家糟粕醋火鍋門店占據點評榜單前列。在上海還出現了辭瓊、太瓊、望瓊、正瓊、瓊上頭等“瓊字輩”品牌。
像是23度不太冷、椰子不語等也都推出了糟粕醋鍋底。上海本地的火鍋同行都在說,今年糟粕醋的風太大了。
◎糟粕醋火鍋
其實,糟粕醋火鍋的前身是海南的一種傳統吃法,當前吃法多是在鍋中加入蔬菜、海菜、動物內臟、脆骨、蟹籽、蚵類等,再加上海南風味的特色蘸水,形成一種新的鍋底味型。
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糟粕醋火鍋”相關餐飲企業共131家。35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26.7%。
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12家、2022年8家、2023年35家。
糟粕醋火鍋品類雖是小眾,但仍然平穩上升,并不斷在全國開出,一方面是因為糟粕醋自身的酸甜辣復合型口味,正好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。另一方面,糟粕醋火鍋很符合今年廣泛提起的健康概念。
對于糟粕醋專門店而言,囿于缺乏頭部品牌的引領、口味仍不被熟知等,糟粕醋火鍋的大眾化仍有巨大的空間。
下飯小火鍋!大牌帶動,蹚出性價比路線
客單相對不高,1人食,好吃不貴的下飯小火鍋踩中了多個行業趨勢。相比于火鍋正餐,它更像是“狂蹭”火鍋熱度的快餐。
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下飯小火鍋”相關餐飲企業共50家。雖然整體數量少,但其中29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58%,增長速度可見不一般。
◎下飯小火鍋
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2家、2022年17家。(另外,很多火鍋品牌也推出小火鍋產品,并未統計在內)
下飯小火鍋這一品類呈上升趨勢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大牌的帶動。
諸如,巴奴的桃娘下飯小火鍋,2019年就已成立;大斌家串串在長沙的100多個門店都上了小火鍋,還新開了4家一人食小火鍋概念店,用來普及一人食小火鍋的新吃法。客單價大概在50-60元。
南城香也推出了小火鍋,前期還打出了5元鍋底,0元小料的推廣價。再如,海底撈此前也推出了下飯菜,消費者可以選擇湯底、干拌等方式。
大家都瞄準了食用方便、高性價比這一提出品類特征。
從小火鍋專門店來看,代表品牌分別是李坑坑下飯小火鍋和桃娘下飯小火鍋,李坑坑的多數門店在內蒙古,總共開了28家門店,其中一半左右的門店在鄉鎮;桃娘目前只有11家門店,均在北京。
下飯小火鍋這個品類之所以廣受歡迎,出發點就是因為大家很難找到飯搭子,所以就需要更多的一個人或兩個人吃火鍋的場景。而小鍋本身簡化了顧客的選擇門檻,豐富的配菜讓顧客可以根據喜愛順手挑選。
而下飯小火鍋更是體現1人食的場景,讓社交更加隨意化、簡單化,更符合“社恐”人士的用餐特點。
燒雞公!黑馬有料火鍋在上海炸街
具有濃厚川渝風味的燒雞公,今年火遍上海,以“一炒、二燜、三淋油”的獨特制作方式圈粉眾多。
從數據來看,這一品類表現不俗。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燒雞公”相關餐飲企業共9373家。511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5.5%。
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606家、2022年542家、2023年1-11月511家。
在抖音,燒雞公的話題播放量達到了7.2億次。
事實上,燒雞公是一道經典的江湖菜,在川渝、華東地區較為知名,石灰石燒雞公、石小路燒雞公、金老漢燒雞公等品牌將門店、產品的呈現方式等進行了升級,再加上短視頻、社交媒體的加持,贏得了一眾粉絲。
從該品類一些代表品牌來看,燒雞公多分布于華東地區。
首先江浙滬地區喜歡雞類食材,其次,江浙滬人口流動較大,口味較為多元,雞肉+麻辣+火鍋的呈現方式大眾的接受度較高。
而50-80元的客單價也讓燒雞公有著較高的性價比。
此外,一些燒雞公門店抓住顧客嗜辣心理,喊出“川渝辣度天花板 ”的口號增強品牌辨識度與復購。
冒烤鴨!細分品類跑出的新“頂流”
近半年時間,冒烤鴨一直是火鍋細分領域跑出的一匹黑馬。抖音#冒烤鴨#的話題超過20億,在小紅書,冒烤鴨也貢獻筆記7W+。
截至2023年11月,全國“冒烤鴨”相關餐飲企業共1331家。921家企業成立于今年1-11月,占比69.2%。
近三年門店注冊數量分別是:2021年60家、2022年123家、2023年1-11月921家。
而在一些冒烤鴨專門店中,門店數量也發生變化。
諸如像伍妹冒烤鴨,2023年一年開出171家店,觀其開店歷史,伍妹在2022年7月開出第一家店,到11月份,才開出第4家店。再如李敘青冒烤鴨,于2023年6月開店,截止目前,共計開店57家。
開店速度猛增的冒烤鴨,一度引得行業人紛紛跟進,大龍燚、蛙來噠,推出了冒烤鴨外賣,麻六記也賣起了冒烤鴨預制菜。華英、華鴨、新希望六和也都在圍繞冒烤鴨做產品,品牌、供應企業聯動,讓冒烤鴨品類逐步躍升。
不僅如此,半天妖還更名為“半天妖烤魚·冒烤鴨”。
冒烤鴨為何在2023年悄然翻紅?
◎冒烤鴨
首先從全國看鴨肉或是烤鴨是一個高認知的產品,再加上冒烤鴨這種烹飪方式,給人帶來口味上的差異;
其次,當前火鍋風味麻辣燙盛行,火鍋風味為其添了把火;再次成都一些現象級的門店的示范,行業跟風開店者眾多;最后是供應鏈可以解決烤鴨的持續性與穩定性。
然而某種程度上來說,冒烤鴨的品質仍是被吐糟最多的點。正如很多火鍋餐飲人說的那樣,高品質的鴨胚在消費者看來可能不值,因為顧客對鴨肉相對低廉的心理錨定已經形成。而價格較低的原材料,產品口感、味道又難以保證。
上下游合力推進品類升級,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。
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;作者:大龍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