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案百萬,6大最新騙局曝光!全國餐飲人頻中招
田果 文博 · 2022-11-17 09:21:38 來源:火鍋餐見
本期看點
1、疫后餐廳最容易中招的6種騙局
2、見招拆招!餐飲人千萬要當心
01
6人敲詐3000家店“拍黃瓜”,涉案金額百余萬
近日,山東省沂源縣公安局抓獲了6名網絡敲詐犯罪團伙,短短三個月,這群人敲詐了全國3000多家餐廳,敲詐高達上百萬元!起因竟是“拍黃瓜”?!
經偵查,專案組查清了一條犯罪鏈條:嫌疑人通過各大外賣平臺,搜索各地的餐飲門店,專門找那些沒有涼菜經營許可的門店下單涼菜外賣。
一旦店家將餐品送出,他們便借此投訴舉報,要挾店家“花錢消災”,少則三四百,多則幾千塊。火鍋餐見了解到,受害目標遍布山東、山西、河北、四川、江蘇等地。
◎圖注:勒索話術
此外,有一批“職業舉報人”盯上了餐廳。他們不僅舉報賣涼菜,還會舉報賣紅牛飲料、裱花蛋糕、現磨豆漿和鮮榨果汁等,舉報的理由也只有一個:超范圍經營。
在這里提醒各位餐飲人:假如被職業舉報人盯上了,千萬不要一被威脅就上當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!
1、提出私了的全是敲詐,建議報警。
這些職業舉報人先向相關部門舉報,或者以向相關部門舉報為由,要求餐廳支付數額較大的財產,這種行為已經涉嫌敲詐勒索罪了。
2、即使是超范圍經營,也不要被敲詐勒索的人嚇住。
要是真有人舉報超范圍經營,也沒有關系,確實超范圍經營了,如果還想經營,就去辦許可證,要是嫌麻煩,不想經營,那不再經營這個商品就可以了。
如果市監局真要處罰,那也得有書面通知,也就是警告,而不是隨便來幾個人口頭告知就行了,真到了處罰的地步,也不存在私了,而是有嚴格的調查流程。
02
訂餐詐騙
假裝公職大額訂餐,全國餐飲老板都中招了
“你好,我是某部隊采購處處長,我們想訂餐,可以詳談嗎?”
當你聽到這類大額訂單消息,會不會覺得天降“大生意”?千萬當心!你可能已經落入騙子的圈套!
◎圖注:訂餐詐騙
近期,黎平縣某飯店吳老板,被自稱武警消防工作人員要購買牛肉罐頭被騙13多萬;廣東江門謝老板被自稱“武警部隊”的人騙購買壓縮干糧,被騙走18萬;浙江臺州某餐館的王老板因“訂購紅酒”被騙5萬多……
在網絡平臺搜索“訂餐詐騙”,會發現這類騙局幾乎覆蓋了全國各地,雖是老套路,也不乏年年有人中招,少則幾萬,多則幾十萬。
一般情況,這種詐騙可以拆解為4步:冒充“軍人”等身份,批量訂單騙取信任;聲稱需要紅酒、罐頭等指定產品;“供應商”上場,讓餐飲老板付“定金”;轉賬成功拉黑閃人。
針對頻發的訂餐騙局,餐飲人南陽小鵬哥給出中肯建議。
1、訂餐2桌以上必須交定金。
2、超出餐廳主營業務之外的煙、酒等,市場上有的通貨可以代購,不管有沒找到貨源,堅持一點:必須全款預付款,不見兔子不撒鷹,先交錢!
3、把好出錢口,鎖定管控權限,堅持店鋪最高300元資金支配權,凡需要轉款超出權限的必須上報審批。
各位老板,時刻不忘我們的主要業務是賣飯,天上不會掉餡餅,不被突如其來的大單子沖昏頭腦。
03
防疫詐騙
醫生敲詐羊肉館:不給50萬,店里會出現發熱者
現在做餐飲的最怕店里被封,偏就有邪惡之徒拿捏這個心理,想得不義之財。
2021年末,河南濮陽市某羊肉湯餐館的老板馬某,發現有人在餐桌上放了一封信:如果不籌集50萬元現金送至指定地點,店內可能會出現“新冠病毒發熱者”或“新冠病毒確診人員密接者”。
馬老板迅速報警,和民警一起將計就計,當場擒獲了犯罪嫌疑人。原來是一名醫生熱衷炒股,但又手頭拮據,便萌生了敲詐勒索的念頭。
除了這種明顯敲詐的,有老板告訴火鍋餐見,還有一些人會冒充防疫人員,上門檢查故意找茬,用言語恐嚇或者視頻錄像等方式營造緊張氛圍,然后嚇唬老板要封店,最后再伸手暗示索要錢財。
◎圖注:一人在冒充防疫人員詐騙(酒店監控畫面)
1、大家如果碰到第一種這么明顯的敲詐,啥也別說了,留存證據報警,讓壞人得到法律的制裁。
2、如果遇到第二種冒充防疫人員的,一定要看清,防疫人員一般為多人共同行動且分工明確,極少有單獨行動,并且他們配備較齊全。
3、防疫人員一盤為熟悉社區人口的人員,若出現比較面生、不帶本地口音等則要注意。
04
借貸詐騙
串串老板為周轉資金下載借貸APP,反被騙萬元
現在每個開店的老板最怕的就是現金流斷了,特別是因為口罩事件,有不少個體經營者、創業者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,這又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。
火鍋餐見了解到,有位串串火鍋店老板,在疫情影響暫停營業后,一直沒有資金開工,偶然收到一條短信說他有2W的可供額度,利息還低。
這位老板就鬼迷心竅的下載了該APP,根據平臺客服要求,提交了各種信息,之后平臺一會讓他交保證金,一會讓他交工本費。
◎圖注:借貸平臺客服在誘導轉賬(示意圖)
七七八八轉了9000多,再跟平臺聯系,就沒下文了,報警之后也只能向警察提供幾個對方的銀行卡號,錢也大概率追不回來了。
這類騙局的套路都是,先以“無抵押、當天提現、快速提現”等為噱頭吸引受害人,然后以“注冊會員、繳納手續費、保證金、解凍費”等各種名義,誘騙受害人多次轉款,實施詐騙,怎么防范?
1、 選擇銀行等合規金融機構,拒絕小廣告、小作坊式的網絡金融產品
2、正規金融機構不會通過微信、QQ等社交軟件聯系借貸人;只要是在網上預先交費的貸款業務,一律不要輕信和辦理。
3、謹防“疫情專項貸款”,正規機構在放款前不會巧立名目來收取借貸人任何費用。
同時也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貸款類APP審核力度,把個體戶納入供應鏈金融系統。
05
消防詐騙
“消防員”借免費培訓,到飯店高價兜售器材
近日,福建省漳州市,一名男子以消防部門工作人員名義,到當地一飯店內開展免費消防知識培訓,并借機推銷高價消防產品,最后被抓獲。
漳州市高新區消防監督員表示,騙子調查表里的消防產品價格遠高于市場上的售賣價格。比如ABC型干粉滅火器,市場上售賣價格50元左右,但他的價格要215元。
無獨有偶,9月份,中山的郭小姐到中山港口消防救援大隊,稱自己剛剛被詐騙了800塊錢。
原因是有2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,聲稱檢查滅火器等消防設施,進行了“消防檢查”后,這2名人員就提出要“更換”滅火器,每瓶單價為200塊錢,最后她支付了800塊錢購買了4瓶滅火器。
1、消防救援人員不推銷、不指定、不售賣任何消防設施、器材、產品。
2、看制服、看工作證。根據規定,要求2人以上進行監督執法,服裝要求穿著火焰藍制服,同時要求出示工作消防執法證件。老板需要擦亮眼睛看仔細了。
3、若餐飲老板遇到類似情況,應向消防單位咨詢確認,避免上當受騙。
06
食安詐騙
自導自演吃出鐵絲,以所謂“維權”索賠
今年8月,安徽黃山某商戶報警,說有4名顧客來店內就餐,誰知反映吃到鐵絲,之后拒絕了店家提出餐費打折或重新更換菜肴的賠償方案,堅持要去醫院拍片“維權”。
事后調查發現,團伙成員在拍片前會按計劃吞下對CT感應更敏感的金屬片,造成后果很嚴重的“現象”,接著聯系商家“維權索賠”。
還有老板跟火鍋餐見反映,他們有遇到吃過拉肚子要求賠錢的顧客,不能說他們是故意敲詐,因為確實可能是有些人腸胃比較敏感。
像這些因為食安問題,要求賠償或者故意敲詐的,應該怎么辦?火鍋餐見集合了老板們的實戰經驗。
1、如果確實是自己店內的食安問題導致,那就好好跟人家溝通,需要醫院檢查的,安排人陪同去,賠飯錢,承擔醫藥費。
2、如果是敲詐訛錢的,直接讓他們去食藥局或者市場監管局投訴,讓第三方機構來檢查處理,只要自己的餐廳按要求做到了位,就不怕被查。
一句話,是咱的問題不逃避,不是咱的問題不當大怨種。生活不易,經營不易,希望各位火鍋餐飲人都擦亮眼睛,注意防范。
你有遇到過以上騙局嗎?歡迎評論區交流。
注:文中部分素材和圖片來源于沂源縣公安局、幫幫團、職業餐飲網、江淮晨報、新浪財經、上游新聞等
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,作者:田果 文博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