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餐飲前,必須要摸清的三大行業變化趨勢
龔偉 · 2021-10-09 09:30:00 來源:紅餐網
做餐飲,不僅要了解行業現狀,更要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。在紅餐網專欄作者龔偉看來,品類細分、口味融合、三小主義,正是餐飲行業的三大發展趨勢。
本文轉自龔偉餐諫(ID:canyinstar),作者:龔偉。
我們常說選擇大于努力,做餐飲尤其如此。
餐飲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,行業變革劇烈,在這種情況下,很多現在火爆的項目,三五年后可能就會被行業淘汰,所以做餐飲不僅要了解行業現狀,更要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我結合餐諫對于餐飲行業的觀察和研究,總結了未來餐行業產品的三大變化趨勢:
趨勢一:品類細分
正如前邊提到,從“雜貨店”思維到“專賣店”思維的轉變,是市場需求與行業競爭關系變化的必然趨勢。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品類細分化。
品類細分指的是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品類中,競爭者為了凸顯自身的差異化,圍繞大的品類延伸出細分品類,在細分品類里做差異化競爭。
比如火鍋是個大品牌,火鍋里又分了四川火鍋、重慶火鍋、老北京銅鍋涮肉等品類,在四川火鍋里又根據食材差異化細分出了毛肚火鍋、鴨血火鍋、鹵味火鍋、鮮貨火鍋等,這就是品類細分化的表現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我專門對一些重點城市的品類做了數據統計后發現:
餐飲市場發展越成熟的城市,品類細分越完全,具體表現就是品類的數量比較多。餐飲市場發展越落后的城市,品類細化越緩慢,具體表現就是細分品類比較少。
這給餐飲人的啟示就是在一二線餐飲市場發展比較成熟,競爭比較激烈的城市,要在細分品類里找機會,細分品類里才有藍海機會。
在三四五線品類發展還不夠成熟的城市,品類細化可能是個偽命題,因為市場用戶基數太少,細分品類的用戶可能難以維持店面的正常發展,所以在這些城市要從大品類里找機會。
趨勢二:口味融合化
未來餐飲產品變化的第二個趨勢是口味融合化。
雖然從整個地理環境來看,中國人的飲食口味素來有南甜北閑,南米北面,南清淡北重口的劃分,但實際上隨著經濟發展,人群的融合加劇,城市與城市之間,人與人之間的飲食習慣差異已經越來越小。
就拿吃辣來說,川湘菜和川渝火鍋的盛行讓全國人民都成了麻辣愛好者。如果要比較哪個地方的人更能吃辣,陜西人說我們油潑辣子一道菜,湖南人說我們無辣不歡,四川人說我們辣妹子從小不怕辣……在無辣不歡的年輕人面前,口味早已沒有了地域之分,只有好壞之分。
餐飲行業的發展,尤其是調味品行業的發展也在不斷地解鎖國人的味蕾,更多新的味型被創造出來,給消費者帶來新的刺激和體驗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今天我們能感知到的味覺相比十年前已經翻了很多倍。關于消費者口味的變化我總了以下幾個趨勢:
1.地域融合加劇。
以前專屬于某一個區域的美食,現在可能全國各地都會有,專屬某一個地區的味道現場也逐步成為全國性的味道,地域融合讓口味不再有地域的區分,這促使越來越多的地方美食登錄全國版圖,成為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新口味。
2.口味融合加劇。
未來我們看到的市場上的很多產品不再是非咸即甜,很多我們常講的黑暗料理未來可能會成為年輕人追求新體驗的主流。比如油潑辣椒味的冰淇淋,小籠包口味的奶茶,芝士味的抄手等,會打破我們對傳統味道的定義。
3.重口味成為大的趨勢。
因為消費者每天品嘗到的味道太多,所以新產品想要被顧客記住必須突出味覺的刺激,這樣的結果就是重口味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,味覺不夠突出,不能形成強記憶的產品很難被消費者記住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4.鮮味成為顧客評價產品的重要維度。
之前很長的時間里,麻辣一直是年輕人評價差好壞的重要指標。隨著麻辣味道的泛濫,越來越缺乏記憶,再加上調味品工藝的進步,各種提鮮技術的進步,使得各種鮮味調料品成為產品制作的新利器,鮮香就成了評價產品口味高低的新標準。
趨勢三:小吃小喝小貴
有個做中餐的品牌叫西貝,西貝的老板一直熱衷于做快餐,這幾年一直在折騰快餐品牌,都不怎么成功。但是他說的一句話卻概括出了未來餐飲產品的趨勢:小吃、小喝、小貴、小店、小老板。
小吃小喝小貴將是未來餐飲產品發展的新趨勢,為什么這么說呢?
1.小吃
每天一到飯點,最讓消費者頭疼的是不知道吃什么。不是因為沒啥可吃,而是啥都想吃,不知道如何取舍。因為心比胃大,所以面臨選擇困難。很多老板聽顧客抱怨沒啥可吃,以為自己產品太少,拼命增加產品,結果顧客抱怨的更加厲害了。
啥都想吃,但是又吃不下那么多,而且年輕人還普遍面臨減肥的困擾,這就成了新的消費痛點。這個痛點怎么解決呢?就是減少產品的份量。
把傳統的大份美食做成小份,解決顧客一次想吃好幾種的需求。有很多品牌用這種模式重構產品,采用小吃集合店的模式,都大獲成功,比如點兵點將,寬窄巷,長安大排檔,永興坊,袁家村等,都是通過小份小吃來解決用戶的痛點需求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2.小喝
傳統的餐飲只重視餐卻對飲缺乏重視,但是這個卻沒有掩蓋顧客的需求,吃完火鍋再去買奶茶,吃完晚餐再去找個地方喝點,吃飯喝酒唱歌基本上是年輕人夜生活的主旋律。很多品牌看到了這個趨勢,將餐和飲結合起來,在火鍋店里賣奶茶冰淇淋,結果打開了營收的新局面。
傳統的酒吧一般人消費不起,對于需求旺盛但是收入有限的年輕人而言,去酒吧消費只能是偶爾的奢侈生活,更多時候只能在夜市攤擼串喝酒。
有人看到了這樣的消費痛點,推出了低價位的小酒館海倫斯,結果幾年時間就做到了全國400多家連鎖店。用小喝低價位,極致性價比提高用戶粘性,做高頻復購,立馬打來了營收增長的新市場。
小喝就是將飲品與酒水這些產品的消費場景化,探索在更多場景下的可能性,同時將低頻高消費的酒水消費用高頻中低消費的新模式代替,從而擴展出更多消費的可能性。
△圖片來源:海倫司官方微博
3.小貴
傳統餐飲人做營銷的一貫思路是打折促銷代金券,目的都是想通過降價去拉攏人氣。但是很多人搞不明白的是,消費者要的實惠是物超所值的實惠,是占便宜的感覺,而不是真的便宜。
我們前邊也提到從好吃到吃好的轉變,核心就在于體驗和價值,通過更好的體驗塑造讓顧客感覺到物超所值,這才是產品未來產品競爭的核心。
但是好的產品體驗就意味著更高的成本,也就意味著更高的價格。所以,貴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讓顧客感覺到貴。一旦價值的塑造超出顧客的預期,價格的小貴就會成為合理。
小吃小喝小貴為什么能成為趨勢,根本在于消費升級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消費觀念的變化,超前消費的興起,讓未來的年輕消費者有消費的能力,同時也有消費的欲望。缺的就是能滿足需求、能解決消費者消費痛點的產品和服務,小吃解決需求的痛點,小喝解決復購的問題,小貴提升消費品質,這三者結合,就能夠提供全新的消費解決方案。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