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顧客”與“壞顧客”:關于餐飲服務的思考
龔偉 · 2020-11-16 15:30:14 來源:紅餐網
關于餐飲服務這個事,分享一個我今天的就餐經歷:
中午去一家面館吃面,我去的時候已經過了飯點,店里只有老板和兩個服務員。我要了一份油潑揪面片,然后找個座位坐了下來。
過一會面做好了,廚師在出餐口喊了幾嗓子,兩個服務員面面相覷,看一眼面又看了一眼我,我心想:是我的,是我的,結果她們紋絲不動。然后廚師又喊了:誰的油潑面,過來取餐。
這時候我才意識到,她們雖然在出餐口站著,看了面又看了我的意思是讓我自己動手,并沒有給我送餐的意思。然后我就起身去拿面。拿面的時候我又問了廚師有沒有面湯,廚師告訴我在壺里,自己倒。
把面放到了桌子上,我又回到出餐口倒面湯,看到了壺卻沒看到碗。再問廚師,回答說在消毒柜里自己取。四周環視了一圈,在角落里看到了消毒柜,打開后發現里邊僅剩了四五個小碗,連著拿了三個都不太干凈,有一個邊沿還是破的,拿到第四個時總算交了好運,比前邊幾個稍微好一些,于是不敢再冒險了,倒了面湯拿了筷子回到座位上。
剛吃了一口忽然意識到這是油潑扯面呀,而我要的是揪面片。正常情況下,我會直接吃了這碗面,盡管上錯了,但是油潑扯面也是我喜歡的。但是出于對這家店服務態度的極度好奇,我想再一探究竟。于是我喊了老板。
喊了好幾聲,老板終于答應了。我問老板這個是扯面吧,我要的是揪面片。老板沒有離開吧臺,轉身朝我這望了望說,是的,這個是扯面,做錯了,你要不就吃這個吧。
本來我是不反感扯面的,相反我平時更喜歡扯面。但是老板這么一說卻讓我陷入了被動,頓時覺得剛到嘴里的扯面就不香了。于是,我就開始扮演起了一個“刁蠻”的顧客。我說我要的是揪面片呀,老板看我絲毫沒有愿意遷就一下的意思,就只能表示給重新做一份。
老板過來拿走了我眼前的面,在出餐口遞給了廚師,順便責備廚師揪面片為啥給人做錯了。廚師也不服輸,說道:我問了你三遍是不是扯面,你也沒給我說,還怪我哩。
說話的功夫,廚師很無奈的重新做了一碗面,然后還是同樣的出餐方式,同樣的流程,我終于拿到了油潑揪面片。
吃完離開的時候,我能想象廚師和服務員肯定在抱怨現在的顧客真難伺候,老板肯定會告訴他們,開店久了啥壞人沒見過,適應就好了。抱怨一番然后各自忙碌……
我猜測很多人在外就餐時都有類似的經歷,很多餐飲老板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“壞顧客”。老板們都喜歡那些乖乖吃完結賬走人的顧客,覺得他們是“好顧客”。
老板們抱怨生意難做,顧客難伺候,卻沒有思考過問題出在哪里。我就我的就餐過程,說說我的一些觀察和思考:
1.很多快餐門店為了提高運營效率,會讓顧客自助取餐。 這個想法沒有錯,在飯點時大家都忙,自己取餐也無可厚非。但是過了飯點都閑下來的時候,還兩個服務員看著一個顧客自己取餐找碗來來回回跑幾趟,這個就多少有些奇怪了。
2.過了飯點,消毒柜的碗,壺里的湯還要不要放好加滿?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。對于服務員來說,這一頓飯已經結束了,但是對于一個晚來的顧客而言,這也是全新的一餐,并沒有因為來得晚享受折扣,所以也不應該有打折的服務和體驗。我們經常講好服務,好服務最基礎的標準其實是每一個進店的顧客都能被認真對待。
3.產品做錯了應該怎么辦? 我們經常說危機處理的第一條就應該是先認真道歉,再主動提出解決方案。如果老板主動承認錯誤并致歉,主動提出要不給您重新做一份,相信不止是我,大部分人都會表示沒有關系。沒有人喜歡為一碗面去較真,因為都理解彼此的不容易。但是老板主動說要不然你就吃這個吧,這可能就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。讓一個好說話的人較真起來的,往往是對方的不解風情。
4.追究錯誤的原因有意義嗎? 這樣的事發生了,事后老板,服務員,包括廚師都應該反思,為什么顧客剛進來態度挺友好的,后邊卻因為一個小時得理不饒人?還要思考為什么會出這樣的錯誤,是不是店里的點餐系統不夠完善,是不是信息傳達的路徑需要優化。同時,要不要思考一下,服務員除了收餐具和打掃衛生之外,真的在任何時候都不需要考慮顧客的需求?
我覺得事后應該反思這些,而不是在追究到底老板喊錯了還是廚師聽錯了。
5.真的有那么多不講理的顧客嗎? 做過餐飲的人都知道,確實有各色各樣的顧客,但實際上沒有幾個人會因為吃飯這件事專門難為老板和服務員。之所有會發生摩擦或沖突,往往是因為不滿意,有時候可能是對產品價格不滿意,有時候可能是對服務不滿意,有時候可能僅僅因為態度不滿意。總之,做服務行業我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,去深刻理解顧客的需求,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,那么不久不就會發現,難說話的顧客會越來越少,好說話的顧客會越來越多。
最后,我想問一下看文章的諸位,關于好顧客和壞顧客這個話題,你怎么看?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