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廳營銷:4步打造參與感,盤活身邊資源
龔偉 · 2019-04-26 09:44:05 來源:紅餐網
在說營銷之前,我們要先明確一個問題,餐飲營銷是什么?很多餐飲老板可能認為是自己開了一家店,需要做個活動推廣一下,認為這就是營銷?
實際上,營銷不是店開了以后搞個優惠活動,我們把這叫宣傳。營銷也不僅僅是上團購上外賣,增加更多曝光渠道,我們把這叫叫推廣。宣傳和推廣都只是營銷的一部分。
營銷是什么?我認為營銷是一種思維,是一套思想,是時時刻刻都要想著怎樣去吸引客戶,做客戶的留存和轉化,讓別人參與到你的項目中來。你要通過你的營銷為你的項目帶來源源不斷的注意力和關注度。
那么,營銷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呢?我認為從你開始萌生出創業想法的那一刻開始,營銷也就開始要提上日程了。
然而,在這一階段我們連店都還沒有呢,營銷什么呢?答案就是:營銷你的想法,打造參與感,用參與感去盤活身邊資源。
我先舉一個例子。我有一個朋友,之前還在一家公司上班時,就萌生了創業做餐飲的想法,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,每天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對餐飲行業的各種刷屏式討論。比如,做什么項目比較好,開什么餐飲店最賺錢,起個什么樣的名字能吸引人,產品應該怎么制作,商標應該怎么注冊等等。如此一來,在他還沒開店之前,身邊的人就都已經知道他要做餐飲了。不但是知道,大家基本上還都被他“騷擾過”。
他是怎么“騷擾”別人的呢?很簡單,今天給群發個信息,問你這幾個名字哪個更好?明天群發個信息,問你哪個logo更好看,過幾天又給你發個信息,問你如果一碗面賣你20塊錢你愿不愿意吃?如此一來,很多人都不知不覺加入到他的創業智囊團中去了。
慢慢的,身邊的人也就越來越關注他的創業項目了。因為在不斷地討論中,大家都已經不知不覺參與到其中去了,比如這個名字是我投票選的,這個顏色是我支持的,這個logo是我比較喜歡的……通過這種求助于別人的方式,他在項目開始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項目預熱。
準備的差不多以后,他就真的辭職開始做這個項目了。這個階段,他依舊保持著和他的智囊團的高頻互動。哪里有好的商鋪資源,哪里能買到好的調料,哪里能買到合適的餐具,誰認識好的設計師……有一段時間里,他每天的朋友圈分享的都是各種美食的照片,一天幾十次的試吃,一天幾十次的產品研發和反復的嘗試,活生生的一個獨具匠心的餐飲匠人的形象就被勾勒出來了。
當他的這種認真精神被更多的人看到時,關注他的人就越來越多。他的求助在朋友圈里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應。有給他提供商鋪信息的,有給他提供設計師資源的,有給他介紹同行認識的。越來越多的人不知不覺中就參與到他的這個事情中去了,看到他的想法一步步地接近現實,參與過談論的人們,這個時候都比較期待事情的結果了。
我們仔細想想,這是不是就是一種營銷?想想當年小米手機最開始的饑餓營銷,是不是同樣的套路。小米手機還沒生產之前,先出了手機系統,在系統還沒開發出來之前,早已經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來討論這事應該怎么做。
可能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,在事情還沒個眉目之前,不要那么聲張,萬一做不好了多丟人。我也有過這樣的擔憂。我跟這個朋友聊也過這個問題,他的答案是,選擇如此高調的方式,目的就是為了不給自己任何退卻的機會,一旦選擇了遠方,便只顧風雨兼程。后來,不負眾望,他這個事情還是做起來了。
他的這個方式就是用參與感去盤活身邊資源。我來總結一下用參與感做營銷的幾個步驟:
第一步:用求助式營銷,吸引別人關注。先提出你的設想,激起身邊人的興趣,然后通過求助以及調研的方式,讓對方開始關注這個事情,被動式的參與進來。
第二步:用互動式營銷讓對方從被動的關注到主動的了解。這一階段求助內容就要具體化了,簡單的說就是找對方幫忙,一旦對方的意見被采納,或者對方幫你對接了某個資源的時候,那么他對這件事就會主動關注起來,因為這里邊有了他的智慧結晶。
第三步:不斷重復。首先用不斷重復的討論去加深對方的印象,就跟腦白金的廣告一樣,不斷地刷屏和洗腦。其次,用你不斷重復的行為去獲得對方的認可,就像前邊說的我那朋友做的不斷試吃和不斷研發這件事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讓對方看到你對這件事的認真,因為一旦認真起來,你就真的贏了。
第四步:創造期待感。當所有人都開始關注你的項目的時候,就要想著怎么去盤活這些資源,為下一步開業制造期待感。這里邊辦法有很多,我還是舉一個我那個朋友的例子,他當時做了一件事就是在店面設計的時候,留出了一面海報墻,在他籌備期間所有朋友點過贊的人,開業以后都可以在這個海報上看到自己的頭像。所有幫忙想過廣告語的人,很可能在店里墻上就能看到你的海報,并且會署上你的名。這個時候,很多人就迫不及待的等著開業,等著去店里看到的微信頭像了。
通過這四步的營銷手段就可以完美的用參與感去盤活身邊的資源,盤活資源的目的是什么呢?下一節我會講。
寫評論
0 條評論